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会计职能

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最基本的职能)
监督职能:对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

{% span red%}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两个凡是:

①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②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

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可理解性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注重经济实质,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反映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从性质金额大小两方面判断重要性
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
及时性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五、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要素确认条件
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收入(1)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该合同明确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费用(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六、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计量属性主要应用
历史成本 (实际成本)我国企业对会计要素的计量一般采用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可变现净值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现值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摊余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计量

七、会计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1)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营成果等式(1)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 (2)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八、会计科目和账户

分类依据分类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
共同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
按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类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九、借贷记账法

基本特征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基本符号“借”和“贷”
基本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基本结构账户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
具体结构资产和成本类账户增加用“借”,减少用“贷”。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用“贷”,减少用“借”。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损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减少用“借”;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减少用“贷”
会计分录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分录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

十、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种类

按取得的来源分类自制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按格式分类通用凭证
专用凭证
按填制手续和内容分类一次凭证
累计凭证
汇总凭证

2.原始凭证填制要求

基本要求(1)记录真实; (2)内容完整; (3)手续完备; (4)书写清楚、规范; (5)编号连续; (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7)填制及时。 【提示】原始凭证错误: ①金额有误,由出具单位重开; ②其他错误,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3.记账凭证种类和填制要求

种类(1)收款凭证;(2)付款凭证;(3)转账凭证
基本要求(1)必须附原始凭证(结账和更正错账除外); (2)可以根据一张或多张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除外); (3)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记账凭证时,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 (4)填制完成后,如有空行,则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以下至合计数以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十一、会计账簿

按用途分类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按照分类账户设置登记的账簿
备查账簿辅助登记账簿或补充登记账簿只是对其他账簿记录的一种补充,与其他账簿之间不存在严密的依存和勾稽关系
按账页格式分类三栏式账簿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目。主要用于:日记账、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
多栏式账簿账簿的两个金额栏目(借方和贷方)按需要分设若干专栏。主要用于: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账
数量金额式账簿账簿的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内,每个栏目再分设数量、单价和金额三小栏。主要用于原材料、库存商品明细账
按外形特征分类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启用前将编有顺序页码的一定数量账页装订成册,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一般适用于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活页式账簿简称活页账,可根据记账内容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部分账页。一般适用于明细分类账
卡片式账簿简称卡片账,一般用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十二、财产清查

1.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种类

1)按清查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2)按清查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3)按清查的执行系统,分为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

3.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企业已收款记账,银行未收款未记账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未收款未记账
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未付款未记账银行已付款记账,企业未付款未记账

第二章 资产

一、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汇票银行汇票可用于转账,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可用于支取现金。
银行本票银行本票可用于转账,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用于支取现金。
信用卡存款企业为取得信用卡而存入银行信用卡专户的款项。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是以人民币计价、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只限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
存出投资款企业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开立的投资款专户款项。
外埠存款企业为了到外地进行临时和零星采购,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二、应收账款账务处理

赊销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额)

贷:应收账款

三、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包括内容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存出保证金;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账务核算发生时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材料采购等
还款(核销)时借:银行存款等(若需要补充支付,则在贷方) 管理费用等 贷:其他应收款

四、坏账准备账务处理

(1)计提/补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减/转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3)实际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4)已确认坏账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1.初始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支付的总价款)

2.持有期间: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等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分录为:公允价值<账面余额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其他货币资金等(实际收到的价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记借方)

投资收益(倒挤,损失记借方,收益记贷方)

六、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其发岀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公式: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之和)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公式: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七、原材料计划成本法

企业发出材料按照计划成本核算时,月末按所发出材料及其所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如为超支差异用正数表示;如为节约差异用负数表示。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或: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结存材料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等(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或从贷方结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八、库存商品核算方法

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
计算公式 ①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②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③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净额×(1-毛利率) ④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计算公式: ①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②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③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④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九、固定资产的取得

1.外购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设备不需安装)

在建工程(设备需安装)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发生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自建固定资产

外购工程物资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领用工程物资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不含增值税)
领用外购生产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领用自产产品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存货成本) 【提示】不视同销售,不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发生其他费用(如支付工人工资及福利时)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十、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限总和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十一、无形资产的取得

1.外购无形资产

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的其他支出借: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 (1)发生研发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2)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提示】如果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 第三章 负债 ## 一、短期借款账务处理 | 发生借款 |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 | | ------------------------------------------------------ | -------------------------------------------------- | --------------------------------------- | | 计提利息 | 直接支付(利息数额不大,支付时计息) |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 | 先预提后支付(利息数额较大,按预提方式) | ①预提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 ②实际支付: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 | 归还本金 | 借: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 | ## 二、应付账款账务处理 | 发生赊购业务时: |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货款+增值税等) | | | -------------------- | ------------------------------------------------------------ | ------------------------------------------------------------ | | 偿还应付账款时 | ①假设无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 ②假设提前还款享受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实际偿还的金额) 财务费用(享有的现金折扣) | | 无法偿付或无需支付时 |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 | | 外购电力、燃气动力 | 在每月付款时先作暂付款处理: 借: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月末按照外购动力的用途: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账款 | | ## 三、预收账款账务处理 | 收到预收款/补收预收款 | 借:银行存款等 贷: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提示】退回预收款,与上述分录反向,涉及增值税的,做相应处理。 | | --------------------- | ------------------------------------------------------------ | | 分期确认收入 |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 ## 四、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账务处理 一、应付利息 | 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 |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利息 | | ------------------ | ------------------------------------------------ | | 实际支付利息 |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 二、应付股利 | 确认应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 | ------------------------ | --------------------------------------------- | | 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 ## 五、其他应付款账务处理 | 应支付的罚款、赔款 | 借:营业外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 | | -------------------------------------------- | -------------------------------------- | | 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应付短期租赁固定资产租金 | 借:管理费用等 贷:其他应付款 | | 存入保证金(收到的押金) |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 ## 六、货币性职工薪酬核算 (1)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1)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提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同履约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3)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医药费

—职工房租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个税)

(2)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3)国家规定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4)短期带薪缺勤

1)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2)非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即职工未缺勤时不应当计提相关费用和负债)。如:休婚假、丧假、病假、探亲假等。

七、应交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取得无形资产或不动产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当月已经认证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按当月未认证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提示】购进时就能认定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直接将增值税税额计入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的成本。 购进农产品: 并准予从企业的销项税额中抵扣。(计算抵扣9%或10%)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买价-买价×扣除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2.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 1)月末暂估入账(无发票,不暂估增值税) 借:原材料等 贷:应付账款等 下月初,红字冲销暂估入账分录 2)待取得发票并经认证后(与一般购入一样) 借: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无形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3.进项税额转出 需转出的情形: 1)购进后改变用途(如:用于简易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等); 2)非正常损失(因管理不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违法被没收等造成的损失) 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认证进项税额) ## 八、应交消费税账务处理 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等非生产机构时: 借:在建工程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委托方收回后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4.委托方收回后直接用于对外销售:(计入到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5.在进口环节应交的消费税,计入该项物资的成本。 #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 一:实收资本或股本 1.实收资本/股本的增加 借:银行存款(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贷:实收资本/股本 2.实收资本/股本的减少 (1)回购: 借:库存股(每股回购价×回购股数) 贷:银行存款 (2)注销库存股: 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面值总额: 借:股本(股票面值×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每股回购价格×回购股数) 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面值总额: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方差额) ## 二:资本公积账务处理 (1)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其他资本公积 如: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发生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做相反分录) (3)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 三:利润分配账务处理 | 当期实现盈利 | 借:本年利润(亏损做反向分录)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 | ------------------------------------------------------------ | | 提取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 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 | “宣告”股票股利 | 无分录 | | 将“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 ## 四:盈余公积账务处理 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补亏: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 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 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 一、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 1.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时,企业应当考虑下列迹象: (1)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负有现时付款义务); (2)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 (3)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 (4)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 (5)客户已接受该商品; (6)其他表明客户已取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 2.一般销售商品收入的处理: (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存在减值) 贷:库存商品 3.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处理: (1)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成本价)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2)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4.折扣和退回的处理: | 折扣类型 | 具体规定 | | -------- | ------------------------------------------------------------ | | 商业折扣 | 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 现金折扣 | 按照折扣前的金额确认收入,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 | 销售退回 | 假设:确认收入后发生退回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冲减退回当期销售商品收入、成本、增值税,相应的现金折扣一并冲减 | 5.销售材料(原材料、包装物等)的处理: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核算。 ## 二、合同成本 1.合同取得成本: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1)合同取得成本,采取与之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摊销,为简化实务操作,该资产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这些支出明确由客户承担。 2.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资产应满足的条件如下: (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2)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 三、税金及附加账务处理 | 计提 |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资源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等 | | -------- | ------------------------------------------------------------ | | 实际缴纳 |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资源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等 贷:银行存款 | | 期末结转 |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 | ## 四、期间费用 | 期间费用 | | | | ------------------------------------------------------------ | ------------------------------------------------------------ | ------------------------ |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 售前费用:展览费和广告费 | 筹建费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 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 | 售中费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 | 管理机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以及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 | 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 | 售后费用: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研究费用 | 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 | | 机构费用: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经营费用 | 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等 | / | | 帮卖费用:委托代销支付的手续费 | 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 / | ## 五、利润的构成 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提示】①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②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③研发费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费用化的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的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摊销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六、营业外收支分类

1.营业外收入

(1)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因自然灾害毀损、丧失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的清理收益)。

(2)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

(3)盘盈利得(仅限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盈)。

(4)捐赠利得

2.营业外支出

(1)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2)捐赠支出。

(3)盘亏损失。

(4)非常损失。

(5)罚款支出。

七、所得税费用计算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第六章 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述

1.定义及作用

(1)定义: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作用: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等情况,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结构

构成一般由表头、表体两部分组成 表头部分应列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报表编号和计量单位表体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列示了用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各个项目
格式报告式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列示资产各项目,下半部分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账户式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各项目,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填列方法具体内容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①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短期借款、资本公积等。 ②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开发支出、应付职工薪酬、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负债等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科目余额-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扣除有关的坏账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扣除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扣除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扣除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存货

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企业计算产品生产成本,一般应当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3)设置有关成本和费用明细账

(4)收集确定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工时、动力消耗等,并对所有已发生生产费用进行审核

(5)归集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并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予以分配,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6)结转产品销售成本。为了进行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还要设置“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科目。

二、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1.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一般情况下,对制造业企业而言:

(1)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

(2)小批单件生产产品的,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3)多步骤连续加工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

(4)产品规格繁多的,可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各种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直接分配法

优点:分配一次,计算简单。

缺点: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2)交互分配法

优点: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

缺点:增加了分配的工作量。

(3)计划成本分配法

优点:便于成本考核和分析,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

缺点:成本分配不够准确。

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或者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四、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1)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超定额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应收的赔款

单独核算: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项目。

不单独核算:体现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等科目中。
(2)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净损失=停工期间发生的停工费用-应收赔款

单独核算: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停工损失”科目。

不单独核算:不设置“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方法

分配方法适用情形
约当产量法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数量变化大、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的比重相差不大。
在产品定额成本法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
定额比例法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大,且定额资料准确

(1)约当产量法计算公式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数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

(2)在产品定额成本法计算公式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3)定额比例法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第八章 政府会计基础

一、政府会计概述

1.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政府会计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制度

2.政府会计要素:由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构成。

(1)预算会计三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2)财务会计五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3.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双功能预算会计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财务会计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
双基础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
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
双报告决算报告(收付实现制,以预算会计核算数据为准)
财务报告(权责发生制,以财务会计核算数据为准)

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

1.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具体业务环节预算会计分录财务会计分录
①确认收入、确认支出: 单位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 贷:财政拨款收入
②钱没花完,先确认为本年收入:年末,根据预算指标数与实际支出数的差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拨款收入
③没花完的钱,恢复额度后再支付: 下年度恢复额度,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业务

具体业务环节预算会计分录财务会计分录
①确认收入: 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收入
②确认支出: 按照实际支用的额度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业务活动费用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③钱没花完注销额度: 年末,依据代理银行对账单作注销额度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④钱没花完注销的额度恢复:下年年初恢复额度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
⑤钱没拨够,先确认收入: 年末,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拨款收入
⑥上年没拨够的钱拨来了: 下年度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三、专用结余、经营结余、其他结余

(1)专用结余:按规定从非财政拨款结余中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在预算会计中设置“专用结余”科目。

(2)经营结余:单位在本年度经营活动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在预算会计中设置“经营结余”科目。

(3)其他结余:除财政拨款收支、非同级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预算会计中设置“其他结余”科目。

四、净资产业务

1.本期盈余:反映单位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由各项收支科目转入“本期盈余”科目。

2.本年盈余分配:年末,从“本期盈余”转入“本年盈余分配”,从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提取后有剩余的“本年盈余分配”,转入“累计盈余”科目。

3.专用基金: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4.无偿调拨净资产:无偿调拨非现金资产,通常不涉及资金,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调入、调出方不确认相应的收入和费用。在“无偿调拨净资产”核算,年末,将“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盈余”科目。

5.权益法调整: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被投资方除净收益、利润分配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享有的份额)

贷:权益法调整(或反向)

处置时,“权益法调整”转入“投资收益”。

6.以前年度盈余调整:发生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盈余的事项,调整后,将“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的余额转入“累计盈余”。

7.累计盈余:历年实现盈余扣除盈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以及因无偿调入调出资产产生的净资产变动额。